家門口拿證 村辦工廠就業
培訓內容包括電工電學、國家通用語言、電工理論和技能、實操和農村居民用電安全改造等。課堂學習結束后,老師就帶領學員走進村民家中,幫助維修老舊線路,消除村民用電安全隱患,學員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時,又讓村民真正受益。亞爾麥麥提說:“經過學習和實習期間幫助老鄉改造電路,我真正學會了一門技能,對以后外出就業、增加家庭收入更有信心了。”
鄉村振興是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進入新時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戰略任務。近年來,新疆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疆廣袤鄉村正迎來欣欣向榮的美好前景,廣大農民群眾昂首闊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隨著新疆哈密地區伊吾縣葦子峽鄉數萬棵野山杏樹杏花盛開,以“杏會葦子峽·花香蝴蝶谷”為主題的第五屆杏花節火熱開幕,吸引了近萬名游客參加。葦子峽鄉位于伊吾河中下游河谷地帶,氣候環境適宜杏樹生長,野山杏種植近萬畝。每年四、五月間,遍布河谷的野山杏花競相綻放,遠道而來的游客以及當地民眾齊聚此處,紛紛拿出手機,擺出各種姿勢合影。
連日來,在新疆阿克蘇市阿依庫勒鎮墩闊坦村大田里,一臺臺無人駕駛智能一體化玉米播種機正在緩慢前行,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精準定位下,播種機正沿著事先設定好的路線勻速前進,開展播種、鋪膜作業。
記者在新疆庫爾勒市和什力克鄉正香蜜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香梨園內看到,滿地梨花吐蕊,漫天潔白。在一簇簇梨花叢中,梨農們像一只只勤奮的蜜蜂,手握授粉長桿,穿梭在梨花叢中,將新鮮的花粉均勻地撒在每一朵花蕊上,保證梨樹坐果均勻,確保豐產豐收。與此同時,農技人員對授粉工作進行現場技術培訓和指導,協助果農完成香梨人工授粉。
連日來,在新疆巴州尉犁縣巴西買里村的棉花播種現場,村民爾肯·熱衣木正在用自家的無人駕駛北斗導航播種機,在棉花地里精量播種,工人緊跟著查看開溝、下種、鋪膜、覆土情況,確保“一播全苗”。2023年和往年不同的是,爾肯·熱衣木430畝的棉花地里首次使用上了新的厚膜播種技術。
培訓內容包括電工電學、國家通用語言、電工理論和技能、實操和農村居民用電安全改造等。課堂學習結束后,老師就帶領學員走進村民家中,幫助維修老舊線路,消除村民用電安全隱患,學員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時,又讓村民真正受益。亞爾麥麥提說:“經過學習和實習期間幫助老鄉改造電路,我真正學會了一門技能,對以后外出就業、增加家庭收入更有信心了。”
春天萬物復蘇,正是嘗鮮的好時節,眼下正值蘆筍的成熟采摘期。放眼望去,位于新疆喀什地區東部的麥蓋提縣央塔克鄉蘆筍種植基地里,400多個蘆筍大棚整齊排開。大棚內,一株株蘆筍翠綠肥嫩、長勢喜人。工人們來回穿梭,熟練地采收達標的蘆筍。
“春耕播希望,秋收碩果甜”。眼下,新疆兵團焉耆墾區各團場20多萬畝辣椒進入最佳移栽期,全自動北斗導航系統機械化辣椒移栽機成為辣椒地的“主角”,大大提升了移栽效率。
距離棉花播種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可瑪納斯縣北五岔鎮聚連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已早早忙碌起來,將春耕期間需要使用的農機裝備調整到最優狀態。“我們將利用這段時間對合作社700余臺套農機裝備進行全面檢修,確保各類農機具以最佳狀態投入春耕生產。”聚連心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潘天玉說。
從博樂通往溫泉縣的高速公路上,有一個很醒目的駱駝標識路牌,順著路牌拐進來,便看到被白雪覆蓋的山坡上有一座五彩斑斕的新房子格外醒目。這里便是布拉提的新家。這里是牧民們轉場的必經之地,布拉提家門口有條水渠,轉場的牲畜常常為了解渴而在此失足,因此會有許多牧民前來尋求幫助。布拉提總是熱情相待,久而久之這里便成了牧民們歇腳和留宿的驛站。
在新疆,飼養和繁育正朝著越來越精細化、科技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在“中國細毛羊之鄉”拜城,種羊場應用了智能管理系統,讓養殖更科學高效。這幾年,當地不斷加強集中養殖區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企業落戶,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同時,依托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的科研力量,構建起涵蓋種羊培育、飼草改進、羊毛羊絨生產的現代產業體系。
農情調度顯示,當前,新疆春播工作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區,北疆地區在3月下旬陸續進入播種期。從作物類型來看,糧食作物已完成播種近45萬畝,主要為玉米和春小麥,蔬菜完成播種19萬畝左右,其他農作物完成播種46萬余畝。在農資準備方面,新疆主要農資到位率已過9成,種子儲備到位率已超100%,各類農資供應穩定,可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下午兩點,是巴扎最熱鬧的時候,堪稱“牛山羊海”。人聲鼎沸,牲畜嘶鳴,還有從各種攤位上傳來的動感音樂,交織融合、不絕于耳。交易棚下,人們爭相查看牛羊膘情、問詢價格。餐飲區內,人們圍著烤爐、湯鍋、餐桌,討論報價高低、交流養殖技術。
春回日暖,新疆吐魯番果農阿布都拉·阿不都熱合曼熟練駕駛著開墩機,把埋在地下越冬的葡萄藤挖了出來,搭上葡萄架。這幾天,伴隨泥土的芬芳,吐魯番幾十萬畝葡萄陸續開墩上架。
自治區黨委一號文件全文共分11個部分、36條內容。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守住“兩條底線”,扎實推進“三項重點工作”,強化“兩個保障”。自治區黨委一號文件既突出新形勢新任務,又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對新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區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覽今日南疆,大量的企業、工廠拔地而起,高速、高鐵、機場遍地開花,民族團結之花更是遍布了時時處處。行走鄉間,鄉親們真誠的笑臉令人感動,好生活帶來的喜悅之情發自肺腑。過去幾年,南疆基建不斷翻新變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鐵路正式開通,長達2712公里的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環線形成,新疆鐵路網進一步完善。
春耕備耕時節,比利時企業家德康爾·丹尼·卡米爾在南疆阿拉爾市八團塔門鎮創辦的化肥生產企業生產線一派繁忙。越來越多當地種植戶成為他們產品的用戶,并邀請他到地里現場演示如何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實現調控土壤酸堿度。
“誰家有人生病了,哪個娃娃考上大學了,我都知道。”逄子劍把日常工作和代表履職結合起來,時常與老百姓話家常,傾聽他們的“煩心事”,把群眾的意見建議一件件記在本子上。他說,代表建議傳遞著人民的呼聲、寄托著人民的期盼,要“拜人民為師,讓建議反映民情民意,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眼下,新疆各地春小麥播種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機械化、規?;N植為糧食安全夯實基礎。在新疆巴州,30萬畝春小麥播種工作由南向北展開。在和靜縣的一處農場里,種植戶操作著旋耕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配合協作,加快播種進度。
“這個項目是馬鈴薯產業單體支持額度最大的項目。”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場長任紅松說,項目歷時4年,總投資1500萬元,包含“新疆馬鈴薯種質資源創新及脫毒種薯繁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新疆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新疆馬鈴薯精深加工及副產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三個子課題,是近年來新疆馬鈴薯研究領域中項目規模最大、支持經費最多的重大專項。
新疆近年來不斷增強品牌意識,實現縣域公共品牌“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并借助其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農特產品線上銷售規模,形成電商帶動合作社發展、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的發展模式,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2月20日,新疆巴州且末鐵路貨場,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叉車正火力全開,有條不紊地將剛到站的化肥卸到貨場,這批化肥將通過貨車運往各鄉鎮用于當地農戶春耕。為全力保障春耕物資通道暢通,巴州且末火車站將化肥納入重點貨物運輸,開辟專用運輸綠色通道,每日對化肥從運輸配空、對位、裝車、掛運各環節實行全鏈條管理,24小時動態掌握物資運輸需求,隨時做出運力調整,確保不誤農時。
今年,新疆各地將持續推進灌溉供水計劃落實落地,把指標水、彈性配置水、提升糧食產能水量分配到月、旬,分配到取水口和灌區;同時加大監測預報力度,為灌溉用水精準調配提供水情依據,做到灌溉供水動態調整、彈性配置,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產業發展是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焉耆縣依托獨特的資源和地理優勢,緊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持續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科技助推等方式,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助推農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切實讓設施農業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在開足馬力加快生產的同時,公司對產品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將生產、檢驗、包裝、儲運與交付等每個環節納入質量監控范圍,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從訂單執行、開票、裝車、接貨到承運,各個環節無縫銜接,做到“邊生產邊包裝,邊裝車邊發運”?,F在生產的尿素,主要發往南疆地區和伊犁州,以及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山東、安徽等省區。
正值春耕備耕時節,自治區財政廳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春耕生產,已累計下達2023年中央及自治區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129.03億元,確保新疆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結合新疆春播時間短、季節性強的特點,自治區財政部門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扎實做好面積核實、任務計劃分解等前期工作,及時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并下達資金,保障春耕生產相關項目的早開工、早建設、早受益。
奏響春耕備耕曲,不誤農時不負春。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要圍繞今年“三農”工作總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突出抓好各項重點工作。新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備農資、忙生產、抓服務,春耕備耕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天山南北廣袤田野開始新的耕耘,孕育新的希望。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事關百姓的“菜籃子”,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農村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下一步,若羌縣將繼續聚焦畜牧業中心工作,扶持特色畜牧產業發展,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逐步實現綠色、高效的現代畜牧業,奏響鄉村振興的“新牧歌”。
鄉村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為激發基層干部創新發展動力、提升服務發展的能力和本領,推進塔城地區改革發展與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新疆塔城地區組織基層干部赴遼寧學習培訓。
沉甸甸的豐收告訴大家,新疆有能力將糧食安全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將飯碗里裝滿優質的新疆糧,也有實力不斷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用更科學的手段、更堅定的決心承擔起建設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責任,為全國的糧食安全作出新疆貢獻。
一年之計在于春,有序推進春季農業生產是確保全年農業再獲豐收的重要基礎。2月上旬,全疆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將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壓實工作職責,提早謀劃春耕春播,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儲備工作,加強農資供需情況監測調度,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動,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讓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近年來,和碩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為推動傳統農業向旅游觀光型農業轉型奠定基礎的同時,也為農民傳統種植模式注入了新活力,從而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讓種植戶們通過休閑農業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
走進紅彤彤燈籠廠,工人們分工明確,有的在縫紅布,有的在穿骨架,有的套紅綢,有的貼金條,有的裝金穗……燈籠材料在工人的巧手中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漂亮紅燈籠。隨著村辦工廠的不斷成立,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走出家門就近就地就業,用勤勞的雙手提高收入。
“家養三只兔,不愁油鹽醋;家養十只兔,不愁棉和布;家養百只兔,走上致富路。”這是一首在新疆溫宿縣廣為流傳的“致富經”。溫宿縣阿熱勒鎮尤喀克麥蓋提村的阿斯古麗·買合買提,把農閑時間用在養殖上,通過自己的努力,搖身一變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兔老板”。
吉格代村村民黃勇是村里的養鴿大戶,這幾年,通過參加鄉里的“科技之冬”大培訓,每年在技術上都有不少的收獲,收入也十分可觀。村民黃勇介紹,他養殖鴿子有七八年的時間了,剛開始沒有什么經驗,通過幾輪的技術培訓后掌握了很多養殖技術?,F在養的鴿子,一只鴿子能賣二十元,一年的收入非??捎^。
新疆喀什地區發展和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稱,喀什地區“五口通八國 一路連歐亞”,廣東、上海、山東以及深圳對口支援,擁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依托棉花大區的資源優勢,國家推出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政策,令喀什地區成為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極大帶動當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