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馬鈴薯種業發展”新疆將建2000畝核心試驗示范區
“這個項目是馬鈴薯產業單體支持額度最大的項目。”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場長任紅松說,項目歷時4年,總投資1500萬元,包含“新疆馬鈴薯種質資源創新及脫毒種薯繁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新疆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新疆馬鈴薯精深加工及副產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三個子課題,是近年來新疆馬鈴薯研究領域中項目規模最大、支持經費最多的重大專項。
鄉村振興是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進入新時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戰略任務。近年來,新疆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疆廣袤鄉村正迎來欣欣向榮的美好前景,廣大農民群眾昂首闊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眼下,新疆各地春小麥播種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機械化、規?;N植為糧食安全夯實基礎。在新疆巴州,30萬畝春小麥播種工作由南向北展開。在和靜縣的一處農場里,種植戶操作著旋耕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配合協作,加快播種進度。
“這個項目是馬鈴薯產業單體支持額度最大的項目。”新疆農科院綜合試驗場場長任紅松說,項目歷時4年,總投資1500萬元,包含“新疆馬鈴薯種質資源創新及脫毒種薯繁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新疆馬鈴薯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新疆馬鈴薯精深加工及副產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三個子課題,是近年來新疆馬鈴薯研究領域中項目規模最大、支持經費最多的重大專項。
新疆近年來不斷增強品牌意識,實現縣域公共品牌“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并借助其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農特產品線上銷售規模,形成電商帶動合作社發展、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的發展模式,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2月20日,新疆巴州且末鐵路貨場,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叉車正火力全開,有條不紊地將剛到站的化肥卸到貨場,這批化肥將通過貨車運往各鄉鎮用于當地農戶春耕。為全力保障春耕物資通道暢通,巴州且末火車站將化肥納入重點貨物運輸,開辟專用運輸綠色通道,每日對化肥從運輸配空、對位、裝車、掛運各環節實行全鏈條管理,24小時動態掌握物資運輸需求,隨時做出運力調整,確保不誤農時。
今年,新疆各地將持續推進灌溉供水計劃落實落地,把指標水、彈性配置水、提升糧食產能水量分配到月、旬,分配到取水口和灌區;同時加大監測預報力度,為灌溉用水精準調配提供水情依據,做到灌溉供水動態調整、彈性配置,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產業發展是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焉耆縣依托獨特的資源和地理優勢,緊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持續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科技助推等方式,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助推農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切實讓設施農業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在開足馬力加快生產的同時,公司對產品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將生產、檢驗、包裝、儲運與交付等每個環節納入質量監控范圍,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從訂單執行、開票、裝車、接貨到承運,各個環節無縫銜接,做到“邊生產邊包裝,邊裝車邊發運”?,F在生產的尿素,主要發往南疆地區和伊犁州,以及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山東、安徽等省區。
正值春耕備耕時節,自治區財政廳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春耕生產,已累計下達2023年中央及自治區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129.03億元,確保新疆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結合新疆春播時間短、季節性強的特點,自治區財政部門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扎實做好面積核實、任務計劃分解等前期工作,及時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并下達資金,保障春耕生產相關項目的早開工、早建設、早受益。
奏響春耕備耕曲,不誤農時不負春。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要圍繞今年“三農”工作總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突出抓好各項重點工作。新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備農資、忙生產、抓服務,春耕備耕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天山南北廣袤田野開始新的耕耘,孕育新的希望。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事關百姓的“菜籃子”,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農村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下一步,若羌縣將繼續聚焦畜牧業中心工作,扶持特色畜牧產業發展,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逐步實現綠色、高效的現代畜牧業,奏響鄉村振興的“新牧歌”。
鄉村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為激發基層干部創新發展動力、提升服務發展的能力和本領,推進塔城地區改革發展與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新疆塔城地區組織基層干部赴遼寧學習培訓。
沉甸甸的豐收告訴大家,新疆有能力將糧食安全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將飯碗里裝滿優質的新疆糧,也有實力不斷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用更科學的手段、更堅定的決心承擔起建設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責任,為全國的糧食安全作出新疆貢獻。
一年之計在于春,有序推進春季農業生產是確保全年農業再獲豐收的重要基礎。2月上旬,全疆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將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壓實工作職責,提早謀劃春耕春播,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儲備工作,加強農資供需情況監測調度,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聯動,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讓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近年來,和碩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為推動傳統農業向旅游觀光型農業轉型奠定基礎的同時,也為農民傳統種植模式注入了新活力,從而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讓種植戶們通過休閑農業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
走進紅彤彤燈籠廠,工人們分工明確,有的在縫紅布,有的在穿骨架,有的套紅綢,有的貼金條,有的裝金穗……燈籠材料在工人的巧手中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漂亮紅燈籠。隨著村辦工廠的不斷成立,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走出家門就近就地就業,用勤勞的雙手提高收入。
“家養三只兔,不愁油鹽醋;家養十只兔,不愁棉和布;家養百只兔,走上致富路。”這是一首在新疆溫宿縣廣為流傳的“致富經”。溫宿縣阿熱勒鎮尤喀克麥蓋提村的阿斯古麗·買合買提,把農閑時間用在養殖上,通過自己的努力,搖身一變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兔老板”。
吉格代村村民黃勇是村里的養鴿大戶,這幾年,通過參加鄉里的“科技之冬”大培訓,每年在技術上都有不少的收獲,收入也十分可觀。村民黃勇介紹,他養殖鴿子有七八年的時間了,剛開始沒有什么經驗,通過幾輪的技術培訓后掌握了很多養殖技術?,F在養的鴿子,一只鴿子能賣二十元,一年的收入非??捎^。
新疆喀什地區發展和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稱,喀什地區“五口通八國 一路連歐亞”,廣東、上海、山東以及深圳對口支援,擁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依托棉花大區的資源優勢,國家推出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政策,令喀什地區成為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極大帶動當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