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s5qnc"></code>
      2. 詩與遠方觸手可及 新疆濕地何以賦能"多彩之美 "

        2023-02-20來源:中國新聞網
         
        立春過后,巴里坤高家湖濕地野鴨在水中休憩?!∵_吾提·熱夏提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9日電 (陶拴科)作為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孕育了近395萬公頃濕地,位居西北之首。濕地保護面積不斷增加,極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濕地成為人與自然共享的綠色空間

          立春過后,新疆南部城市庫爾勒市處處彌漫著春天的氣息,孔雀河上一只只野生天鵝在水面上遨游。這里被稱為天鵝的故鄉,每年冬季來臨之際,無數的野生天鵝來此越冬,成為冬季城市靚麗的風景。

          在新疆東部的巴里坤高家湖濕地,近年來野生鳥類每年結群飛抵越冬,其中也包括天鵝。“來這里的天鵝分為大天鵝和小天鵝。大天鵝大小相當于一只綿羊,太大了,今年數量大概超過10只;小天鵝從5年前就有了,已經習以為常,而大天鵝是這個冬天最稀奇的。”新疆巴里坤濕地負責人趙建強如是說。

          濕地保護和旅游共處方面,獲益的還是民眾。趙建強舉例說:“去年高家湖濕地旅游人數達到68萬,前幾年超過10萬都很難,今年期望估計會翻翻,因為國家注重濕地的保護,營造了很好的環境,高家湖濕地的旅游業開始發揮作用了。”

          準噶爾盆地西南緣的新疆瑪納斯縣,成群的白鷺、赤麻鴨棲息,野鳥眾多?,敿{斯國家濕地公園處于世界候鳥遷徙“3號線”,是候鳥飛躍阿爾泰山和天山的“能量補充站”。近年來,濕地工作人員為越冬天鵝食物不足、活動水域不廣等問題,采取人工投食、破冰造湖等措施,保證野外天鵝正常生存。目前,在瑪納斯濕地越冬的大天鵝、白鷺、鸕鶿等候鳥數量不斷增加,其中大天鵝的數量已由2011年的30余只增加到現在的800余只。

          出臺措施提升濕地生態監測

          提及新疆濕地資源,可以說類型多樣,既具有典型性也有獨特性,其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及阿爾金山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根據2014年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公布結果,新疆濕地總面積394.82萬公頃,分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4類17型,占新疆國土面積的2.4%。

          新疆濕地面積總量保持穩定,濕地保護面積202.50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51.29%。近年來,新疆在濕地保護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法規,為新疆濕地資源保護提供了制度依據。

          通過規范管理健全濕地保護體系等措施,新疆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局部濕地的萎縮、退化得到有效遏制,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等濕地生態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生態效益可持續效果明顯。

          截至目前,新疆建立濕地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處、濕地類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4處、國家濕地公園51處、濕地保護小區8處、發布第一批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8個,初步形成了以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濕地公園為主的濕地保護管理格局。2019年,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榮獲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范獎。

          瀕危物種數量成倍增加

          在尉犁縣羅布淖爾濕地公園,紅柳、蘆葦、堿蓬、羅布麻、甘草、梭梭等濕地植物隨處可見。濕地管護站站長伊力哈木·包爾汗說:“每年根據塔里木河季節性來水,適時補水,維持必要的生態水和濕地面積,野生鳥類不斷增加,氣候也得到改善。”

          “這幾年直觀的變化就是野生鳥類多了,這里雖然是無人區,沙漠氣候,如今與我原來生活的村莊沒有區別,鳥類多了,尤其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以前很少見,幾年才能見一兩只,現在每年幾乎都能見到,最多的時候能見到六、七只黑鸛,清晨一片鳥叫聲,好像在樹林里面。”

          近年來,新疆通過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瀕危物種“河貍”數量不斷增加。通過設立布爾根河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貍棲息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河貍數量實現穩步增長,從2014年32個家族132只,增加到目前197個家族622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