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麥蓋提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理念,不斷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緊扣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全面促進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初春時節,萬物生長,又到了育苗的好時節。走進麥蓋提縣育苗中心溫室大棚,一排排育苗盤擺放整齊,一株株菜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工人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裝盤、定苗、澆水等育苗工作,呈現出一派春忙景象。大家鉚足了干勁,為新的一年播下新的豐收希望。
麥蓋提縣育苗中心干部麥迪娜•買海提說道:“1月上旬,麥蓋提縣育苗中心便已完成蔬菜苗培育工作,總共培育了249萬株西紅柿苗和辣椒苗。目前,為不誤春耕備耕工作,已將培育好的第一批蔬菜苗送到了麥蓋提縣各鄉各村。下一步,我們將開展蓮花白、大白菜和黃瓜的育苗工作,為全縣庭院小拱棚、大拱棚提供各類蔬菜苗。”
“一批苗”關乎著“一季菜”,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這幾天,麥蓋提縣育苗中心不負春光不誤農時,及時安排人力,運用智慧化系統加大對蔬菜種苗溫度和水肥的管理,不僅為廣大農戶提供優質種苗,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還能帶動部分村民增收致富。
麥蓋提縣育苗中心員工古再麗努爾•肉蘇力說道:“我和老公在育苗中心工作兩年多了,兩個人每月能有6000元的收入,我們一邊工作一邊學技術,我打算學完技術以后,也承包大棚發展蔬菜種植增加收入。”
產業旺則經濟旺,農業興則農村興。一直以來,麥蓋提縣持續在改善“大棚”設施、提高蔬菜生產量、拓寬蔬菜銷量、提升“棚農”“菜農”效益上想辦法、找路子,通過種植反季節蔬菜,切實推動設施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麥蓋提縣農業農村局瓜(菜)果產業發展中心干部燕林介紹道:“設施蔬菜具有周期短、見效快、不受季節限制等優點。近年來,麥蓋提縣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建起了一座座溫室大棚,‘菜籃子’越來越豐富。”
“正月蔥,二月韭”,眼下正是吃韭菜的黃金時節,麥蓋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韭菜基地內,60座日光溫室大棚里一派忙碌景象,分揀、打捆、裝箱.....一捆捆韭菜被銷往縣城各大市場,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還解決了周邊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麥蓋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韭菜大棚承包商閆學鋒說道:“這里的60座大棚種植的都是韭菜,韭菜的生長期大概是三到四個月,一年四季都能采收韭菜?,F在工作人員有25人,都是附近村民前來就業,按照底薪加績效的模式,普通員工可拿到2500元左右的工資,后期韭菜大量上市以后,還能帶動20多人實現就業。”
不僅是韭菜,當下,麥蓋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里,櫻桃花開正艷,草莓鮮紅欲滴,新品種的陸續引進,科技管理理念的持續普及,智慧農業為農業現代化裝上“加速器”,吸引著眾多企業落地麥蓋提生產發展,更多的人在這里實現穩定就業,以此為圓心像四周輻射帶動,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新疆科創天達農業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麥蓋提分公司生產主管代曉松說:“我們公司在這承建的是有300多個棚,搭配的有蔬菜、水果這兩大類,我們現在是主要以水果類為一個突破口,現在還在一個前期的種植工作階段。目前我們現在所用的員工,大概在五十來個人左右,還在陸續、持續地增加。”
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智慧農業……這一系列變化讓代曉松直呼簡便。通過智能化大棚對光、溫、水、氣、肥等進行精準調節,讓棚內種植作物在資源消耗大幅降低的同時實現了產量的大幅增長,從原來的基本靠人力勞作,到現在的智能溫控、智能放風、水肥一體化等,科技的進步,推動當地走出了一條傳統農業邁向高產、高效、優質的現代化農業轉型之路。
新疆科創天達農業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麥蓋提分公司生產主管代曉松說:“前幾年的農業都是比較粗放型的一個管理,發展到現在轉入到一個科技型的一個精細化管理,這個轉變對于產量、品質和人工這一塊,它都是有很大的一個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近年來,麥蓋提縣結合區位優勢,因地制宜,選定巴扎結米鎮、庫木庫薩爾鄉等城郊鄉鎮,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村民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日光溫室建設2988座、大田拱棚10584座、庭院拱棚22972座。2023年全縣種植蔬菜面積6萬畝,蔬菜預計年產量達15萬噸以上,產值達3億元。
麥蓋提縣農業農村局瓜(菜)果產業發展中心干部燕林說道:“麥蓋提縣充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動產業振興,不斷擴大設施農業規模,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麥蓋提縣將秉承以農業促農村、以產業促增收的原則,踔厲奮發、砥礪前行,持續不斷擴大蔬菜產業規模,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張繼蘭、卡和熱曼、阿依努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