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s5qnc"></code>
      2. 小葡萄咋串起百億元“產業矩陣” ——新疆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系列報道之三

        2023-03-01來源:新疆日報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張瑞麟

        2月16日,吐魯番市壹號紅石榴農機專業合作社大院,合作社理事長吾斯曼·阿不拉正帶著2名社員,對拖拉機、葡萄開墩機等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修調試,吐魯番葡萄即將迎來開墩季。

        葡萄種植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開墩工作關系到種植戶一年的收益。吾斯曼要確保所有農機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新疆獨特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葡萄的生長。近年來,新疆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加大葡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力度,重點實施葡萄基地生產能力提升、葡萄酒高質量發展提升等五大工程37個子項目。目前,新疆葡萄全產業鏈產值已突破百億元。

        葡萄串成鏈 搭車現代化

        開春以來,克州中牧高科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籌劃將溫室大棚規模擴大至100座。

        “去年初,4座大棚種植的木納格葡萄住上了‘地暖房’,提溫后葡萄成長加速,上市時間也提前了。”該公司副經理尹增義說,今年將建設百畝優質葡萄示范園,進一步豐富溫室大棚中的葡萄種植品種,同時對種植大戶進行培訓,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種植模式,帶動當地更多人增收。

        要降低“靠天吃飯”給農業造成的影響,必須在農業現代化上做文章。

        博樂市西域豐農葡萄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由博樂市西域天康養殖專業合作社、雙河市古妙紅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組建。目前,該聯社葡萄種植面積達1.15萬畝,形成了集葡萄種植、葡萄包裝、葡萄冷藏等為一體的葡萄產業鏈。

        “我們有克瑞森、藍寶石、陽光玫瑰等近10個品種的葡萄,尤其是克瑞森無核、皮薄、色艷、汁甜的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遠銷廣州、深圳等地及東南亞各國。”該聯社負責人張莉介紹。

        鮮食葡萄銷售只是葡萄種植戶收入的一部分,葡萄干的加工銷售也是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幫助當地種植戶提高收入,新疆吐魯番火洲果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下,努力在葡萄干提質增效、果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

        “我們公司實施的葡萄干加工技術及裝備提檔升級項目、葡萄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建設項目,均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投產運行。除了對加工車間改造外,我們還建設了飲料生產線,引進果汁、葡萄濃縮汁、葡萄汽酒等加工技術,進一步增加葡萄的附加值。”該公司銷售經理馬偉偉介紹。

        目前,全疆各地正圍繞標準化生產基地、倉儲保鮮、農產品加工流通、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全產業鏈環節,引進和培育有先進理念和技術的企業,研發新產品,提升當地農業產業化水平,讓小小葡萄成為了種植戶們的“增收果”。

        葡萄變美酒 醇香惹人醉

        2月22日,吐魯番億茂酒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封瓶、貼碼、終檢、裝箱……一顆顆葡萄在這里華麗變身,以一箱箱葡萄酒的新身份走向全國市場。

        該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和銷售葡萄酒系列產品為主的企業,現已開發的葡萄酒系列有干紅、干白、白蘭地等產品,年加工生產葡萄酒能力達1500噸。

        “公司自成立以來,引進精良設備和專業技術人才,從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上力求精益求精。”該公司總經理丁海峰介紹,2021年,公司的“天山紅·赤霞珠”和“陳釀·赤霞珠”獲得了第十二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

        當一顆顆葡萄從田間走出,來到釀造的環節成為葡萄酒,完成了一次從農業領域到工業領域的轉變。如今,葡萄酒再進一步,走向了文旅領域。

        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黑洼山,曾經貧瘠的土地經過新疆亞中德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努力,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生態葡萄酒文化旅游田園綜合體。該公司的國家級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共享式葡萄酒釀造處理中心、酒窖和休閑農莊、賽馬場成了游客常來“打卡”的地方。“企業挖掘酒莊旅游業態,實現年均接待游客3萬人次。”該公司董事長唐超說。

        一瓶葡萄酒,融合了一二三產業,大有前景。

        環視新疆,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以及吐哈盆地四大葡萄酒產區各自培育起了知名葡萄酒品牌,一些地方正在致力于提升區域葡萄酒品牌的整體影響力。為支持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自治區相繼出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葡萄酒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于促進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加強基地標準化建設、加大產區品牌培育力度、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等方面具體措施。

        截至今年初,新疆釀酒葡萄種植面積32.1萬畝,是我國最大的葡萄原酒生產基地,葡萄原酒及葡萄蒸餾酒年生產能力達到55萬千升。

        葡萄新業態 融合大發展

        “江蘇的餐飲店已洽談成功,進入籌備階段。我現在正在四川考察市場。”2月20日,新疆新北道葡萄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華在電話里說。

        如何將新疆葡萄酒打入疆外市場,王中華有自己的想法。

        新疆新北道葡萄酒有限公司坐落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占地2萬平方米,自有360畝葡萄園,是集葡萄種植、釀造、科研于一體的“小而精、小而美”的葡萄酒莊。

        “小產能、品質高”的葡萄酒在市場上大獲好評后,王中華又將目光瞄上了新疆特色餐飲。“新疆菜的獨特風味和新疆的葡萄酒搭配,美酒佐餐,相輔相成。”2021年,王中華將想法付諸行動,“葡萄集滋味新疆菜·精釀酒館”在烏魯木齊開門迎客。今年王中華帶著將新疆葡萄酒推向更大市場的心愿前往江蘇、福建、四川等地,希望更多的食客和葡萄酒愛好者能在“葡萄集”認識、了解新疆的葡萄酒。

        不同于王中華的“走出去”,生活在吐魯番市高昌區葡萄溝景區的斯拉依丁·牙生將葡萄種植、新疆美食與旅游業相結合,在家門口探索出新的發展之路。

        “我家種了10多種葡萄,游客在我這吃飯休閑,能免費采摘和品嘗到不同品種的葡萄,這種方式為我帶來了不少回頭客。”斯拉依丁說。

        在吐魯番,這種發展模式已十分常見,依托吐魯番盆地葡萄基地、葡萄酒莊集群和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吐魯番市探索“葡萄、葡萄酒+休閑觀光+康養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深度開發葡萄酒觀光體驗工廠、葡萄酒莊精品民宿酒店、葡萄酒文創體驗基地等產品,引進培育一批制造、物流配套供應、葡萄酒衍生品開發等企業,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綜合效益。2023年,吐魯番市還將繼續優化葡萄品種結構,全鏈條重塑葡萄產業,實施“千里葡萄生態長廊”工程,培育鄉村優質旅游品牌。

        通過項目實施,新疆葡萄產業正成為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產業主體、相關區域、上下游產業聯結緊密的葡萄特色產業集群。融合了農業、文化、旅游的“葡萄產業+”新體系幫助各地種植戶由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