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
“很多人說自己到過新疆,一問,只去過烏魯木齊。我告訴他,沒來南疆,你不算到過新疆。”這句話,是南疆干部常用的開場白。
南疆廣袤,歷史悠久,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古絲綢之路在南疆留下了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商道。冰川、草原、湖泊、高山……奇絕的自然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覽今日南疆,大量的企業、工廠拔地而起,高速、高鐵、機場遍地開花,民族團結之花更是遍布了時時處處。行走鄉間,鄉親們真誠的笑臉令人感動,好生活帶來的喜悅之情發自肺腑。
近期,人民日報記者行走南疆,從一線發回了最新報道——
策勒,是“紅棗”之意。作為新疆和田地區的東三縣之一,很多人眼中的策勒縣,還是那個灰撲撲、沙漫天的落后地區,除了紅棗,乏善可陳。
這樣的刻板印象,早就過時了。
今天的策勒,經過脫貧攻堅的多年奮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策勒縣鳥瞰圖。策勒縣委宣傳部提供
2月24日的早晨,策勒縣委食堂里熱鬧非凡。策勒縣委副書記、天津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策勒工作組組長董明彥正陪著幾名來調研的企業家吃早餐。
“昨天陪了各位一天,今天實在對不住,我得去迎接第二批投資商了。”董明彥忙不迭地道歉。在這一周,有三批投資商陸續來策勒縣考察、投資。這60多家企業,已經是去年和前年同期到策勒考察企業數量的總和。
策勒縣天津工業園區。策勒縣委宣傳部提供
“您放心去,昨天一起縱覽策勒,我們早就心動了。今天我們自己再去仔細看看。”天津旺華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茍洪建說:“這是我第一次來新疆,所見所聞,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社會安全穩定,鄉親們熱情友好,干部們干事創業的熱情更是令人感動。”
“老幾位,我們這幾年可沒白來啊。”策勒縣委常委,副縣長、天津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策勒工作組副組長董子忠見縫插針給企業家們介紹,“高速、鐵路、機場,‘鐵公機’我們湊齊了。工業園區的架子也搭好了。就等著各位企業家們‘拎包入住’了,我們一定全力做好服務。”
過去幾年,南疆基建不斷翻新變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鐵路正式開通,長達2712公里的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環線形成,新疆鐵路網進一步完善。
春意盎然的板蘭格草場。策勒縣委宣傳部提供
天津正東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畢宏偉也打開了話匣子,“我第一次來新疆是2003年,期間也多次來過,每一次來,變化都堪稱翻天覆地。這次我可是帶著項目、帶著誠意來的,就等著在策勒落地生根呢。”
“今年我們有得忙了。”董明彥的話語里透著喜悅,“過去三年,許多企業來新疆投資的愿望沒有實現,很可能在今年形成‘井噴’。自治區黨委、政府今年也把招商引資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必須完成好這項任務。”
“當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提前謀劃,把大美新疆這塊干事創業的熱土推介出去,吸引、邀請全國各地的企業家來和田考察、投資。”和田地委副書記、天津市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陳健介紹,春節期間,援疆干部回家過年也沒有歇息,不但組織推介會,還主動到企業登門拜訪,深入宣傳和田資源稟賦和投資環境,促成了此次三批60多家企業的調研之行。
此前,天津援疆針對和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等,成立了招商專班,先后赴30個省130個市縣區,組織招商推介會66場,考察企業730余家,促成華凌農牧、鴻星爾克、永興旺精密、溫州川龍等企業落地和田。
疆有良品(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博更是果斷,這次一來,他就在策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不走了,這是一片企業發展成長的熱土。”